阿里巴巴UCAN用户体验论坛大会第二期嘉宾的演讲稿来啦,这期的嘉宾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院长,未来的设计会如何发展,设计的本质是什么,这期演讲肯定受科技爱好者的青睐。没去成现场的同学,你们要的干货来咯。
阿里巴巴UCAN2016 “设计赋能商业,共创体验”大会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院长,于3月28日上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演讲,娄院长的思考可谓跨界,他从更宏观的视野去定义设计,在更发散的面向人类未来的场景中探索设计的本质,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去建构设计的使命 —— 除了服务于消费主义之外,设计的未来要去创造更多非物质的价值,比如幸福感和美,给了我们很多深刻的输入。
我们尽可能地通过以下的文字来还原这次精彩的演讲。希望能分享给更多会场之外,却同样关注设计及用户体验的你。
挑战1:人-人工世界,人还是机器?
具有转折意义时代的开启,往往都和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联系在一起。1945年,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,是人类的灾难,但在哲学家看来:这一事件标志着人类从此开始具有了毁灭自己的能力。今年3月15号,“阿尔法狗”战胜韩国围棋九段李世石,是不是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,还要打一个问号。事实上,人和机器下棋的故事开始很久了,从1956年所谓的人工智能元年就开始了,不过那时候下的是跳棋,之后的里程碑是1997年IBM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卡斯帕诺夫。不过,我认为靠算法运行的棋类运动,人一定下不过机器。刚过去的那次被过度渲染的人机大战,它的确开启了一个时代。不过不是谁的时代,而是大众开始普遍讨论未来人机关系的时代。
回顾人类发展历史,人类原来是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种群,如果把整个宇宙的年龄作为一天的话,差不多在一分钟的时候诞生人类,在一秒钟的时候有了人类的文明。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短短3百年时间,人类这个种群,已经俨然成为世界的主宰。人类在与自然进行广义的交互过程中,发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人造物,日积月累,形成一个庞大的人造物世界,承载了灿烂文明。其中有一类新事物:计算机和网络,尤为年轻,但其影响却前所未有。计算机产生不过70年,网络产生30多年,但在今天,这个世界已经深深烙上了它们的印记。它们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,其扩张之迅猛,和人类的发展如出一辙。人工智能的出现,更是让人不能不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些许担忧。
2013年,有一部很震撼的电影,叫《HER》,影片里描述了人和机器之间恋情。我们现在讲的人工智能,导航也好、语音也好、自动驾驶、大数据预测等等,都不可怕。为什么呢?人创造机器就是用来取代自己的能力,要是造个计算机,连人都算不过,要来做什么?但当机器有了感情之后,这个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,甚至让人觉得有点不寒而栗。有时候我常在想,好莱坞也许是同政府和科学家建立了某种联盟,通过各种“科幻片”,引导普通民众思考未来的世界,也许背后是在为一种可能的危机做心理和舆论准备。
人-自然,可持续/活下去
第二个可能更近在眼前的危机与挑战,是人与自然的关系。
1896年到2010年期间全球股市市值的变化,大家可以看到尽管有几次经济危机造成了曲线的波动,基本上全球经济发展是一个一路高涨的态势。用一种简单的方式理解经济,就是“忙活”。有组织地不断地把资源开发出来,变成可以用的东西,让大家很忙。忙了,经济就好了,不忙,经济就不好。实在没事情做,就自己找些事情来忙,叫做“扩大内需”。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天花板,也就是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。 根据《自然》的一篇文章,如果制定若干生态安全指标的话,现在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、氮循环等好几个指标都已经开始报警了。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个世界能源会是问题,如果能够把太阳能解决了,基本上能源不会是问题。但什么会是问题?生态足迹,发展造成的污染,以及生物多样性可能会是问题。而这些问题会制约我们人类种群的发展。我们现在谈的可持续发展,其实就是能让人类一直“活下去”的发展。而要实现这个目标,几乎所有的专业都要重新去考虑,如何重新设计自然、人、人造物和计算机网络系统,这四种系统之间的交互。
设计师的饭碗 —— 任何一个专业都在变
上个世纪40年代,有几位非常杰出的教授奠定了同济建筑和设计教育的根基。其中黄作燊教授,格罗皮乌斯的中国学生,更是系统地把包豪斯学派带到了上海,带到了同济。当时学校挂着一幅条幅:“新建筑是永远进步的建筑,它跟着客观条件而改变,表现着历史的进展,新建筑是永远进步的建筑,是不容许停留在历史阶段中的建筑”。半个多世纪前的设计理解,到现在仍然熠熠生辉。设计的定义不重要,关键要去考虑时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。当下这个时代变了,所以我们的学科也会发生变化。同济大学在2009年,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,就是把整个设计系从建筑城规学院里分了出来,成立设计创意学院,重点考虑设计如何驱动创新和新经济。背后的逻辑就是新时代、新挑战、新问题,需要新的设计。因此,设计就是不断革新的过程。
举个例子大家可能更加容易去理解,我们先不谈设计师,谈另外一个职业,神射手。什么是神射手?石器时代是扔石头很准的,冷兵器时代是射箭很准的,火器时代是打枪打得很准的,现代战争,什么是神射手?——编程编的很好的。就是一群人用着计算机,发射的时候,不扣扳机,敲回车键。如果从具体技能来看的话,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,“如何精准地命中目标”的使命没有改变,但具体的工具、技术、方式却一直在改变。
回到设计来看,这个领域未来的变化体现在哪里?2014年,我和Don Norman, Ken Friedman, Pieter JanStappers等几个学者一起写了一个叫DesignX的宣言,讲到了设计的几个趋势:
• 更直接地面向真实问题的挑战;
• 跨学科,针对复杂性、模糊性、矛盾性和不确定性;
• 链接自然、人类和人造物世界的基于关系的、系统的思考;
• 介入产业链和创新链全过程;
• 从创意到协同创造,设计主体日趋多元化;
• 主动设计、作为资本投入的设计。
当然这里面还有不变的东西,就是设计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、解决问题、创造感觉的特质。同济创意设计学院创办的,由Elsevier出版的She Ji学报是大陆第一本英文设计学报。用了“设计”两字的拼音为刊名,“设”和“计”两个字是大有文章的。“设”,施陈也,从言役。计,计策、计算,会算也。设计是人为设定,预估达成,并进行目标指导的过程。这里讲到了设计两个很重要的问题,一,和人有关;第二,怎么计算。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变革,对人的深度理解、聚焦复杂社会和技术问题、整合多种技术手段的,面向系统的解决策略,将成为设计的新特征。设计的参与者,也会从职业的设计师,拓展到各色人等,人人设计的时代必将到来。
高科技的时代,体验一定关乎科技?
现在一提到体验设计,人们马上联想到IT科技,其实体验和科技没有必然联系,是和人的感觉和需求密切相关,和设计密切相关。这里讲一个体验经济的故事,这张幻灯片里的这个人是当年在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,黄楚九。他在上个世界30年代搞了一个大世界,里面很出名的是哈哈镜,25年前我刚来上海的时候,还去看过。所有慕名而来的人,排了长队去看哈哈镜,看了之后把钱留下来,非常开心地走了。哈哈镜给黄楚九赚了好多钱,但东西是看不走的,人们带走的是“体验”。这其实就是体验经济,它和技术没有什么关系。
再举一个例子,彼得·德鲁克在他非常出名的一本书《创新和企业家精神》里讲到,美国在60年代到80年代中后期,创造了4千个新增就业岗位。这些的就业岗位从哪里产生呢?大家都会认为也许是60年代IT高潮带来的,但事实上IT所产生的岗位都抵不过烟囱工业消亡的岗位。大量新增的就业岗位都产生于中科技、低科技,甚至于没有科技。例如成为美国文化象征的星巴克咖啡、沃尔玛、肯德基等,没有太的科技,但都紧紧抓住客户的需求,通过创造良好的体验,重新定义了原有市场。这些公司奇迹般地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,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,改变着这个世界。所以体验设计并不一定就和互联网、高科技连在一起。
设计和技术,都是创造突破式创新的重要推动力。去年Don Norman和Roberto Verganti 写了一篇文章,讲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。用登山游戏做比喻,“以人为本”的设计,可以帮你不断爬山;但是你要从一个山头跳到另外一个山头,这就需要突破式创新;它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。第一个,技术变革。第二,意义改变。他们举了游戏机的例子。游戏机出名的任天堂,计算能力很弱,很多人给任天堂打工,做原画,做小程序。后来索尼进来了之后,它以更快的速度,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把任天堂打趴下了,这是技术改变。再往下一代,技术到了瓶颈,没有办法突破或者成本太高。于是多人游戏和互联网游戏出来了,由原来一个人打,变成了一群人打。面对这个情况,任天堂抓住了机会,重新改变了游戏规则,把位置感应器装到了游戏手柄里去,推出了革命性的产品WII,使得打游戏和肢体运动结合起来,创造了全新的体验。之后微软的kinect更是进一步拓展了肢体运动游戏的可能性。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革新和意义变革轮番交替,创造良好体验,满足人的游戏的需求,推动行业创新的例子。
跳出屏幕 —— 屏幕之后的设计才是真正的世界
IDEO的创始人之一Bill Moggridge在他的Designing Interactions这本书里讲到:两样东西开启了交互的时代,第一个是界面;第二个东西是鼠标。他在80年代初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后,拿着样机,面对屏幕出神,突然意识到屏幕背后的世界,是一个全新的领域。于是他从工业设计师开始转变,成为交互设计这个领域的实践奠基者之一。晚年,Bill开始担任美国设计博物馆馆长,希望让更多人理解设计。他的设计人生就是从实体到屏幕,再到实体,贯穿始终的是对人的理解。
现在交互和体验大热,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会关注大、中、小屏,屏幕对于交互和体验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近年来,学设计的学生就业时发现,与传统的工业设计师相比,到互联网公司到UED来,薪资一般更有吸引力。于是,好多工业设计师,环境设计师,建筑师,现在都换了个马甲,成为UED设计师。设计师似乎不谈UX,UI,IXD都不好意思。打个形象的比喻,以前学的的东西,现在都被压扁了,贴到屏幕里了。
但是不是用户体验设计必然和屏幕有关系呢?未必。我昨天来参加湖畔大学的开幕,就被一个很小的细节打动。开幕时,要求嘉宾别湖畔的校徽,我进了酒店房间,就看到放校徽的锦盒,打开看,里面放了一摸一样的4个校徽,一开始没看懂,拿出来一看,原来4个校徽,背后是不一样的,有4种不同的别法,有磁铁的,别针的,夹子的等等。以前我们请客座教授时经常有一个很尴尬的场景,拼命要往客座教授身上别校徽,往往会把人家昂贵的衣服弄坏,当然还有很多时候并不方便用别针。湖畔设计的四种校徽,非常体贴,是个很讲究的用户体验设计。
但不管怎么说,互联网世界时代已经到来了,也有人讲互联网已经OUT了,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。又有人讲,移动互联网也要马上OUT了,下面是物联网的时代。我希望大家思考的是,在移动互联网、物联网时代,“界面”和“触点”的变化。他们不一定是一个屏幕,一个手机,而可能是任何东西。
这张照片是英国伦敦King’sCross的9¾站台,就一块牌子,几个英镑的成本,全世界的《哈利波特》迷们,都专程赶来拍照。其实它就是一个触点,是一个线索,激发了人们心里某一些知识和情感储备,然后与产品产生了情感上的交互。
下面再看看界面,这是前水晶石的几个高管的创业项目“跑步猫”,他们通过数字媒体投影出各种虚拟现实场景,让健身和游戏相结合,而不仅仅是在跑步机上。
这里所有接受投影的墙、地、天花都变成了界面。更广义地看,界面可以是一个系统向受众呈现信息的载体,它甚至都不需要是一个面,也可以没有什么高科技。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门厅,里面有咖啡厅、共享大厅、数字加工中心、图书馆、报告厅,这是学院向社会展示办学理念的界面,这也是对外开放的交互平台。在这个空间之所以成功,里面其实有很多交互设计、体验设计的原则在其作用。
当计算机越来越小,性能越来越强,各种传感器和显示器到处都是,嵌入式、可穿戴的万物互联时代,交互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拓展。以前和触摸屏交互,未来屏幕变得不再平坦、不再规则、不再有型,不再像屏幕,而是和真实世界重合叠加,难分彼此。以前关注视觉、触觉的感受,未来听觉、嗅觉、味觉等更多的感官体验会被发掘出来。数据挖掘和侦测、社会计算,会让设计反馈和体验的有效性得以被更清晰而精准地获得……。这时交互设计将重新得到定义。体验设计将不再是一个专业,而是一种思维方式。这时候各种各样的设计师,带着体验的思维,从扁平走向丰满,从局部走向系统,创造各种各样的“感觉”,不管他们是在虚拟现实还是真实世界中工作。
所以,一旦我们的设计思维从屏幕里解放出来,就像魔鬼从所罗门的瓶子里被释放出来,从一缕青烟到活生生的世界。抽离所有技术装备后,体验的本质还是对人的需求的尊重,体验设计的关键是“创造感觉”。而感觉不是一块屏幕所能概括的,所以我在想之前那些被“拍扁”了的产品设计师、室内设计师、服务设计师们,在“后屏幕”时代,会再次回到立体世界,毕竟,屏幕之后的设计才是真正的世界。
设计师的使命 —— 创造幸福感
设计创造价值,这个已经是毋庸置疑的。有一类企业被称之为以“设计为中心”的企业,也就是把设计作为竞争力的企业,DMI的这个研究表明,这些企业股票的市值增长都远远高于普通的企业。去年FastCompany登了一篇文章:“设计正在占领硅谷”,讲的是摩尔定律失效后的今天,设计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,仅从数字上看,在硅谷初创公司里面,每四个工程师就有一个设计师,比例非常高。从这个角度来去看的话,今后我们设计师还是会供不应求,当然设计师的定义正在不断拓展。
这张幻灯展示了2016年阿里巴巴骄人的业绩,即时零售交易总额达到了3万亿。这里应该有不少设计的贡献。有阿里设计师的,比如UED部门,也有为阿里生态服务的设计师的。设计师在这场商业狂欢里,无疑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上个世纪60年代末,Papanek在他的《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》一书里说到,设计可能是世界上危害专业,比如它和消费主义结合在一起,鼓励消费,让人们买了本来不想买的。我们自己可以反思一下,我们引以为豪的UED就制造了多少冲动型消费?
不过,我们也不必过于内疚。设计一直都是和需求紧密相关的,马斯洛的“需求层次”,从基本的生理需求,到级别高的精神需求,有个层级关系,需要一点点发展。中国在现在这个阶段,物质性的消费是主流,但非物质的需求,例如爱、尊重、自我实现等级别高的非物质需求——“感觉”,将会越来越重要。设计既可以做坏事,也可以做好事。过去设计鼓励物质消费,设计一样可以用来鼓励抵制物质消耗。
我一直拿高跟鞋做比喻,高跟鞋这个东西太伟大了。一个东西让你花好多钱,让你痛,让你走不动,还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。“为了美,值得。”这是一个交易,“美”这个东西是非物质的,“美”也可以是非常低消耗的。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为了“感觉”这一非物质的回报,人们是有可能放弃物质需求的,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。可持续生活方式,关键在于放弃之前的高消费、高耗能、高污染的生活方式,而要人放弃,必须要给人相应的回报。用体验换物质,是一条很好的出路。
昨天在湖畔大学上,马总还在聊到幸福感的事情。设计应该更多地去思考怎么创造幸福感,我觉得这方面设计可以做很多很多。和其它的满足相比,非物质的回报,是破解现在人类过度的欲望,让人心复归于平静,让世界实现可持续的药方。这方面,几乎所有成功的宗教都是很懂得如何运用设计的。
设计 —— 从表达到到沟通,与人沟通,也与机器沟通
设计通过创造新的需求,影响人的选择,改变人的行为。可持续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实现,有赖于人的行为改变。以气候变化为例,人有惰性,气候在变化,知识分子会说该采取行动了,但具体到了每个人,是一个个的个体行为,集体行为的改变有赖于个体行为的改变。这时候,设计可以起到劝导性的功能,而劝导是否奏效,关键在于沟通的有效性。设计需要从“我”的思维,走到“您”的思维。
我们在学院所在的四平社区做了一个很意思的项目,叫做“四平社区创生计划”,其中有个项目,对象是同济新村围墙上的公益广告,原来都是“打造创新城区”、“核心价值观”之类的政治正确的标语,但却无法反映这个社区的精神和活力。我们说服了街道,允许我们对之进行再设计:我们的团队把相机对准了生活在四平社区的普通人,把他们真实生活的巨幅写真贴到了围墙上,有教授、学生、卖菜的阿姨、修锁的工匠、非遗的传承人等。图片上写上某某,哪里人,在这个街道生活了多少年,非常简单的信息,加上他们脸上挂着的微笑,一下子让这个界面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和爱。这是非常小的设计,也没有什么高技术,但是我自己觉得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转变,从“表达”到“沟通”。这个态度转变背后,实际上是“同理心(Empathy)”在起作用,和体验设计思维是一脉相承的。
今天讲人工智能,对待这个新事物,也需要沟通之心。霍金断言,未来百年中,计算机将取代人的智能。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致力于人工智能、深度学习的研究。其中,“强人工智能”,被很多人认为威胁到了人的生存。我认为人机危机的解决,还在于相互沟通和妥协。没错,和用户要沟通,和机器也要沟通!我近期5年来,经常讲的一个故事,如果让一个小孩像种牛痘一样做个小手术,让他内置一部维基百科,从此变得博古通今,我相信90%的家长都会同意干。这里只要解决人脑和电脑之间的信息交换,人体的生物能提供能源,驱动芯片,技术上不是问题,用生物技术甚至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手术。大家听听这个很荒诞,实际上霍金本身已经是机器和生物人的一个混合体。这会不会成为一种普遍状态,值得深思?近期来看,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对未来,数据和信息不再是很重要的,重要的是如何带着感情去应用这些信息,创造新的知识。人的感性创造力同计算机的理性处理和系统能力,是人和机器各自的强项,也是人和机器之间实现共生的基础。
从更大尺度看,未来很有可能是这么一个情况,在地球、自然和人的群体行为之间,由一个计算机网络世界相连,实时的大数据监测,提示着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。例如什么时候发现再下去海水好像不能自净了,它就会协同地球上若干个厂开始减排了。在讲智能生活、智能城市时,以后很有可能会通过智能把世界,把人和自然串联成一个整体。在这个大的系统里面,有我们刚才讲到有体验的问题,也有更加深层的问题——政治问题:人和机器的政治,政治就是用来解决共存问题的。而要长久的共存,就必须认真对待相互的需求。
这里我说机器人,大家可能想到的是冷冰冰的机器,但可能不用太长时间里,未来的机器人长的跟我们也没有什么区别。人工智能和万物结合后,西游记里的兔子精、树怪,也许不再是神话。而且这些物具有智慧,有独立意识后,一定会提出权利主张。亚马逊丛林的树如果有智慧,它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定是限制人类,这一大的威胁。按照现代民主社会的逻辑,你要不要给机器人一张选票?这是一个政治问题。我们直觉的反应是机器怎么可以有选票?开始于希腊的西方民主,所谓one man, one vote, 仅仅100年前还不是一人一票,而是一个男人一票,女人是没有选票的。现在来看,匪夷所闻,女人怎么没有选票,但那时候却是天经地义。人类历史就一直是由不可能到可能的过程。同样,也许未来,具有智能的机器也可以参与政治。这个政治是和人之间的一种共生的契约。因此,一开始我讲的这四个系统之间——自然,人类,物质世界,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沟通和重新设计的问题将长期存在。
我们要更好的去理解计算机网络世界,首先要去懂它的语言,也许以后重要的外语就是计算机语言。如果连谦卑心都没有的话,以后怎么和这个世界进行沟通和互动呢?我放一个视频,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《开源设计》课程学生的作业。现在同济,所有学设计的学生进入大学第一学期,都必须学习开源硬件和软件,要编程,要造物,要解决问题。这是一种隐喻,一种态度。我们希望传授的不是某项技能,而是一种思维方式,以更好的拥抱这个开放的、分享的、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时代。“比特”和“原子”思维的综合,才是未来型设计师所必备的能力。与人类智能沟通,也与一切智慧沟通!
谢谢大家!